您现在的位置是: 科技 > > 正文

制作公司联手抵制天价片酬 "戏比天大"盖过"流量至上"

时间:2018-08-14 17:07:11 来源:扬子晚报 发布者:DN032

制作公司联手抵制天价片酬

近日,爱奇艺、优酷、腾讯联合六家制作公司发出声明:单个演员单集收入最高不超百万,合计不超5000万。买卖双方共同携手,齐刷刷地将矛头指向“演员片酬”。此举引发业界聚焦,网友感叹,“单集100万,还是限制后?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网友呵呵:5000万片酬,还是限制后?

8月11日上午,优爱腾三大视频网站联合华策影视、柠萌影业、慈文传媒、耀客传媒、新丽传媒六大制作公司出手重击“天价片酬”。以一部30集的剧为例,演员可拿到的最高片酬为300万,如果该剧的集数达到60集,演员拿到的最高片酬也只能为5000万,不再依据单集100万的单价进行计算,片酬实行封顶。而且片酬相应产生的税费由演员方承担。以往演员的片酬都是税后价格——如果A明星跟制作公司敲定片酬是5000万,公司除支付A明星5000万的片酬外,还需要另外承担近2000万税款。

除对单个演员的不合理片酬进行控制外,也将严格执行有关部门每部电影、电视剧、网络视听节目全部演员、嘉宾的总片酬不得超过制作总成本的40%,主要演员片酬不得超过总片酬70%的最高片酬制度。随后,首都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业协会、横店影视产业协会也纷纷发表倡议,号召全行业抵制天价片酬、阴阳合同、偷逃税等问题,共同规范行业秩序。

业界观点也认为,几年来,优酷土豆、爱奇艺、腾讯视频三家相互厮杀,共同富养出“天价片酬”和“天价IP”两个“熊孩子”。在不考虑“阴阳合同”的情况下,“现象级”作品中,一线主演片酬超5000万时有出现。2017年《孤芳不自赏》两位主演杨颖、钟汉良片酬合计1.5亿元。其中前者8000万元,后者7000万。《如懿传》周迅片酬为5350万,霍建华为5072万。华视娱乐的公告中,披露孙俪在《那年花开月正圆》中的片酬。这部剧共计74集,孙俪及其团队总片酬6048万,单集片酬为81万元。

声明背后:与政策收紧,行业“凛冬”关联

这一纸声明的背后,与“影视圈税务大地震”引发的影视圈“凛冬”氛围不无关系。崔永元曝光的“阴阳合同”揭露出影视行业的天价片酬后,政策在步步收紧。再加上大制作成本太高等因素,导致横店的开机剧组骤减。这份《联合声明》与前不久中宣部等多个部门发出的治理影视行业天价片酬“阴阳合同”偷逃税等问题的通知密切相关。此前,优爱腾三大平台就已经在被多次约谈的情况下联合推出剧集限价政策,限定全网独播剧不得超过800万/集。

也有业内人士调侃称,声明的背后,实在是地主家的余粮也不多了。视频网站砸大钱购剧、买版权、做自制剧后,包括演员片酬、影视剧IP版权购买、拍摄等制作费用一直居高不下。2011年,乐视买下《甄嬛传》的网络独播权仅花费2000万元,单集27万元,而到《如懿传》,单集网络独播权花费达到900万元。今年,优酷以1220万每集价格拿下《长安十二时辰》的独家网播权。明星片酬更是水涨船高,令人咋舌。数据显示,爱奇艺第二季度净亏损21亿元,去年同期为9.532亿元;阿里大文娱2017年第四季度亏损38.28亿元,其中优酷土豆是亏损大头;搜狐视频第二季度亏损3500万美金。如果说砸钱争抢流量明星,造成高片酬是市场行为,渐渐支撑不住的视频网站由此使用联合限薪这样的市场行为来反击。限酬对于制作公司来说,也意味着降低成本和风险。像《巴清传》《如懿传》等10亿级“剧王”风险不小。前者因为男女主演接连“出事”,播出时间遥遥无期,后者也因为审查上的原因仍然没有确定播出消息。

利好消息:“戏比天大”盖过“流量至上”

被天价片酬、IP乱象、粗制滥造的剧反复打脸之后,整个剧集市场已经在摸索价值回归的道路。迷信大IP和流量明星的作品,在当下未必得到相应回报,还常与“烂片”挂钩。由于题材的高度相似性,此前市场预估普遍认为,《延禧攻略》或将被《如懿传》压制。但抢先播出的《延禧攻略》并无流量明星加持,却意外走红成爆款,而“大剧”相的《如懿传》却“未播先凉”,令人感慨市场的多变。鹿晗和关晓彤主演的《甜蜜暴击》口碑遭遇诟病,杨洋主演、张黎执导的《武动乾坤》目前来看,评分5.0分,荧屏收视也不如预期。

限制天价片酬,对于期待看到精品好剧的观众来说,是利好消息。业内人士认为,应该呼吁好的演员、好的IP、好的作品得到更好的商业回报,而不是一些偶像、流量明星有那么高的片酬收入。限酬有助于提高制作成本,令整个影视内容往精品化发展,“戏比天大”的呼声渐渐盖过“流量至上”,风向也从“以人带戏”迁移到“以戏带人”,演员慢慢转变为影视生产中的一个环节。

也有业内人士对这次联合声明能否降下演员片酬并不乐观。编剧宋方金就认为,“发出声明中的某些制作公司不正是高片酬的始作俑者吗?要彻底解决眼下影视行业的问题,只靠限演员片酬是不行的。假数据、假收视率、抄袭成风、无节制翻拍、蔑视原创,迷信IP,这些问题都比演员片酬问题严重。”这是一个数据平台、播出平台、经纪公司联手助推片酬的畸形市场。

别误会,规范片酬不是“仇富”

“真担心会有更多30集的剧拍成60集……”“一集变两集,一集十几二十分钟。”大家为限酬这个老话题操碎了心。只有六家影视公司参与联合声明,其他公司会遵循其中的片酬限价吗?作为既得利益者,曾经获取不含税的高片酬演员们面对“限价”声明,是否会有规避措施呢?昨日有消息传出,大剧主演纷纷大幅度“自降”片酬。六大影视公司,乃至其他更多影视公司能否自觉限酬,将更多的成本用在制作上,尚需要规则的细化和深化。

规范艺人的片酬,初衷不是打压演员群体,更不是因为演员收入过高而“仇富”。相关数据显示,在影视产业比较成熟的美国、日本和韩国,主要演员的片酬通常只占影视作品总预算的20%至30%,以此来保证影视作品的整体制作质量和发行质量。而在国内少数知名演员独享“天价片酬”,影视作品则付出整体质量滑坡的代价。抑制天价片酬,不仅促进影视产业良性健康发展,还在于及时扭转社会上浮躁拜金的错误价值观,从根本上改变娱乐至上、炒作无下限的畸形现状,让真正有演技、有才华的艺术家回归主流。 张楠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投稿合作| 法律声明| 广告投放

版权所有© 2017 安徽资讯通香港资讯通

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网站声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许范围内服务!

联系我们:562 662 9@qq.com